杜甫五排《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大历四年(769)初冬,时杜甫居潭州。卢十四弟侍御:庐岳。《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》(唐-穆员):“府君讳岳,字周翰……天宝末擢明经,调宋州襄邑主簿,历婺州、夔州二录事参军,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始佐湖南观察之政。前帅韦之晋倚之以清,后帅辛京杲藉之以立。既真拜,又稍迁殿中侍御史。京杲入觐,咨以留府。”(范阳卢氏,与杜甫祖母卢氏同族。)韦尚书:韦之晋。尚书乃韦之晋死后赠官。【详见《杜甫五律<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>读记》(编号1236)和《杜甫五排<哭韦大夫之晋>读记》(编号1734)。】
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(杜甫)
素幕渡江远,朱幡登陆微。悲鸣驷马顾,失涕万人挥。
参佐哭辞毕,门阑谁送归?从公伏事久,之子俊才稀。
【注释】素幕:素帷。丧事用的白色帷幕。《北邙行》(唐-王建):“高张素幕绕铭旌,夜唱挽歌山下宿。”
朱幡:指丹旐或丹旌。《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》(杜甫):“丹旐飞飞日,初传发阆州。”
驷马顾:《博物志》卷7(晋-张华):“汉滕公薨,求葬东都门外。公卿送丧,驷马不行,跼地悲鸣。”
失涕:失声挥涕。《陈太丘碑文(并序)》:“群公百僚,莫不咨嗟;岩薮知名,失声挥涕。”《七哀诗》(汉-王粲):“顾闻号泣声,挥涕独不还。”
参佐:僚属。《三国志-魏志-王基传》:“基上疏固让,归功参佐。”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(东晋-陶潜):“九月九日,温游龙山,参佐毕集。”
门阑:指供役使者。《史记-楚世家》卷40:“敝邑之王所甚说者无先大王,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。”《与萧相公书》(唐-于邵):“敢托相公门阑之旧,辄书当时得罪之由。”
伏事:属下任职。《宋书-袁椒传》:“臣昔忝伏事,常思效节。”《谢上除启》(南朝宋-鲍照):“臣伏事日浅,蒙荷已丰。”
【大意】白色帷幕渡江去远,丹旌登陆后隐约细微。拉灵柩的骏马悲鸣回头,成千上万的送葬者失声挥泪。生前的僚属哭别之后,原来部下谁来送归?在韦公身边任职已久,你这位卢侍御是俊才难遇。
长路更执绋,此心犹倒衣。感恩义不小,怀旧礼无违。
墓待龙骧诏,台迎獬豸威。深衷见士则,雅论在兵机。
【注释】执绋:送葬时助牵灵车;泛指送葬。《礼记-曲礼上》:“助葬必执绋。”郑玄注:“葬,丧之大事。绋,引车索。”《故吏部郎中赠给事中韦公挽歌》(唐-李嘉祐):“闻笳春色惨,执绋故人哀。”
倒衣:《东方未明》(诗经)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,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东方未晞,颠倒裳衣,倒之颠之,自公令之。”汉郑玄注:“东方未明,而以为明。故群臣促遽,颠倒衣裳。”《荀子-大略》:“诸侯召其臣,臣不俟驾,颠倒衣裳而走,礼也。”
龙骧诏:帝赐哀荣。《晋书-王浚传》:“拜浚为龙骧将军、监梁益诸军事……太康六年卒,时年八十,谥曰武。葬柏谷山,大营茔域,葬垣周四十五里,面别开一门,松柏茂盛。”晋龙骧将军王濬死后,晋武帝下令为其大修坟茔。后用为将军死后哀荣之典。《八哀诗-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》(杜甫):“虚无马融笛,怅望龙骧茔。”
獬豸(xiè-zhì):传说异兽;借指御史。《异物志》(汉-杨孚):“东北荒中有兽,名獬豸,一角,性忠,见人斗则触不直者,闻人论则咋不正者。”《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》(唐-罗隐):“别后故人冠獬豸,病来知己赏鹪鹩。”
深衷:内心;衷情。《五君咏-刘参军》(南朝宋-颜延之):“颂酒虽短章,深衷自此见。”《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》(唐-高适):“光禄经济器,精微自深衷。”
士则:士之楷模。《三国志-魏志-邓艾传》:“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,言'文为世范,行为士则’,艾遂自名范,字士则。”《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》(唐-皎然):“更有坚贞不易心,与君天下为士则。”
【大意】遥远的路途更相执绋,心中犹存古礼“倒衣”。感恩韦公情深义重,怀念旧交于礼无违。等待皇上赐予龙骧将军墓地。面对御史台的獬豸之威。忠心耿耿你是为士楷模,高雅的论述应为用兵玄机。
戎狄乘妖气,尘沙落禁闱。往年朝谒断,他日扫除非。
但促铜壶箭,休添玉帐旗。动询黄阁老,肯虑白登围。
【注释】戎狄:此指吐蕃。妖气:或可指朝中的妖异之气。
禁闱:宫廷门户;指宫内或朝廷。《后汉书-周举传》:“及还纳言,出入京辇,有钦哉之绩;在禁闱,有密静之风。”《石头答庾郎丹》(梁-何逊):“相如阻禁闱,何由从简易。”
壶箭:壶漏中指示刻度的箭筹。《献武皇帝寺铭》(北齐-邢邵):“晓夜自分,不劳鸡鹤之助;六时靡惑,非待壶箭之功。”
玉帐:玉饰之帐;主将所居幕帐;借指主将。《拾遗记-周穆王》(晋-王嘉):“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……共玉帐高会。”《观我生赋》(北齐-颜之推):“守金城之汤池,转绛宫之玉帐。”
阁老:指中书、门下的资深舍人。《旧唐书-杨绾传》列传69:“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,公廨杂科,归阁老者五之四。”【黄:黄门。指宫禁。《通典-职官三》:“凡禁门黄闼,故号黄门。”】
白登围:《史记-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上出白登,匈奴骑围上。上乃使人厚遗阏氏。阏氏乃说冒顿曰:'今得汉地,犹不能居;且两主不相厄。’居七日,胡骑稍引去。”
【大意】吐蕃趁着朝中的妖异之气,战乱的沙尘落入京城禁闱。皇上曾经幸陕朝谒中断,那时御敌的战略战术皆非。只要催促将士抓住时机,用不着增加兵戈将旗。常常询问两省阁老,岂能不考虑到会有白登之围。
万姓疮痍合,群凶嗜欲肥。刺规多谏诤,端拱自光辉。
俭约前王体,风流后代希。对扬期特达,衰朽再芳菲。
嗜欲:《荀子-性恶》:“妻子具而孝衰于亲,嗜欲得而信衰于友,爵禄盈而忠衰于君。”《南史-沈约传》:“约性不饮酒,少嗜欲,虽时遇隆重,而居处俭素。”
端拱:指恭敬有礼,庄重不苟;指帝王庄严临朝,清简为政。《晋书-隐逸传-张忠》:“冬则緼袍,夏则带索,端拱若尸。”《魏书-辛雄传》:“端拱而四方安,刑措而兆民治。”《珍祥论》(唐-欧阳詹):“即虐如秦皇,虽车辙遍于宇内,不如太宗端拱于堂上也。”
前王:已故帝王;先王。《齐竟陵文宣王行状》(梁-任昉):“褒崇庸德,前王之令典。”《平胡》(唐-李隆基):“武功今已立,文德愧前王。”
风流:遗风;流风余韵。《汉书-赵充国辛庆忌等传赞》:“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,今之歌谣慷慨,风流犹存耳。”
对扬:臣受君赐时的答谢、颂扬。《书-说命下》:“敢对扬天子之休命。”孔传:“对,答也。答受美命而称扬之。”《江汉》(诗经):“虎拜稽首,对扬王休。”《寄越从事林嵩侍御》(唐-黄滔):“子虚词赋动君王,谁不期君入对扬。”
特达:特别通达;特殊知遇。《四子讲德论》(汉-王褒):“夫特达而相知者,千载之一遇也。”《晋书-江统传》:“殿下天授逸才,聪鉴特达。”《送庐州贾使君拜命》(唐-刘商):“特达恩难报,升沉路易分。”
【大意】千万百姓创伤正愈合,各路盗贼贪欲又肥。请多多规劝谏诤皇上,端拱治国自然会有光辉。俭约乃古代贤王本性,其流风余韵在后代帝王中难遇。期待你对扬皇上特别通达,衰朽之处也能再次芳菲。
空里愁书字,山中疾采薇。拨杯要忽罢,抱被宿何依?
眼冷看征盖,儿扶立钓矶。清霜洞庭叶,故就别时飞。
【注释】空书字:《晋书-殷浩列传》卷77:“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夷神委命,谈咏不辍,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。但终日书空,作'咄咄怪事’四字而已。”
采薇:指归隐。《史记-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《野望》(唐-王绩):“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。”
拨杯:拨弃酒杯。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》(杜甫):“拨弃潭州百斛酒,芜没潇岸千株菊。”
眼冷:以冷静淡漠的目光看。《比红儿》(唐-罗虬):“十年东北看燕赵,眼冷何曾见一人。”征盖:指远行的车。(盖,车盖,借指车。)《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》(唐-王维):“心悲宦游子,何处飞征盖。”
钓矶:《贻韦居士》(北周-明帝):“坐石窥仙洞,乘槎下钓矶。”《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》(唐-赵嘏):“此时愁望情多少,万里春流绕钓矶。”
洞庭叶:《九歌-湘夫人》(屈原):“袅袅兮秋风,洞庭波兮木叶下。”
【大意】愁得俺常常空里书字,匆匆忙忙到山中采薇。要了酒杯忽然又拨开,抱被夜宿何处可依?淡漠地看着远行的车驾,儿子扶着俺立于钓矶。寒霜之中洞庭的木叶,俺与故旧相别时纷纷乱飞。
【诗意串述】这首排律20联。首6联写侍御送柩归京。白色帷幕渡江去远,红色灵幡登陆隐微。骏马悲鸣回头,送葬者失声挥泪。(送葬场景。)僚属哭别之后,部下谁来送归?追随韦公已久,你这样的俊才难遇。(侍御出场。)长路连续执绋,心中充满敬意。感恩情深意重,念旧于礼不违。(赞侍御送葬。)“幕待”2联承上启下。归葬韦公后,直面御史台。忠诚为士之楷模,“雅论”在用兵玄机。“戎狄”4联写吐蕃侵京。吐蕃趁着妖气,战尘落于禁闱。皇帝幸陕朝谒断,当时御敌兵略非。只要抓住时机,并非兵将不足。遇事咨询阁老,岂能出现白登之围。“万姓”4联建议进谏。百姓创伤正合,群凶贪欲又肥。(吐蕃或还有河北诸将?)多多规谏皇上,端拱自然光辉。俭约乃古代贤王本性,其流风余韵在后代难遇。期待你对扬皇上特别通达,俺这衰朽也能再次芳菲。末4联写送别之情。别愁空里书字,匆忙山中采薇。要了酒忽又推开,抱被夜宿何处可依?淡漠看车驾远行,儿子扶俺立钓矶。寒霜之中的洞庭木叶,与故旧相别时纷纷乱飞。(秋霜落叶犹增愁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